型號: | 凌展数字化校园平台 |
---|---|
品牌: | 凌展 |
原產地: | 中國 |
類別: | 電腦、影音數碼 / 軟件 |
標籤︰ | 數字校園平台 , 大數據分析平台 , 校園門戶網站 |
單價: |
¥3500000
/ 套
|
最少訂量: | 1 套 |
最後上線︰2023/02/17 |
聯繫電話:18643191762 吳經理
一、數字化校園信息平台建設目標
項目前期規劃的合理及完善程度,直接影響到後期的實施效果。一個完整的項目規劃,除包括如何滿足客戶當前的需求,還要對未來發展目標做出明確的規劃。通過對學校數字校園項目的分析,結合當前高校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從信息化的建設方面考慮,項目建設規劃的總體目標定位為利用技術創新手段,通過組織和業務流程再造,提高辦學效益和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促進科學決策;在技術實現上,建成學校的三大基礎平台,搭建資源高度共享的業務及應用平台,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構筑數字化的教學、科研、管理和校園生活環境。
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護投資,利用現有資源,兼顧軟件建設的實施步驟,同時也為了動態實時的展現學校各項指標,為學校實現現代化管理提供決策依據。系統的建設目標為:基於統一的技術架構、標準與環境,構建符合學校需求的各應用系統,並對學校各部門相對獨立的數據資源和應用系統進行整合。建立一個統一身份認証中心、一個具有安全性好、可靠性高、可用性強、可管理的門戶中心,一個統一的能對全校數據信息實行集中管理、維護的統一數據庫平台,從認証層面、信息的集中與個性化服務層面、數據層面上實現全校範圍內數據的統一集中和共享,實現各級部門以及應用系統之間信息資源共享,全方位滿足用戶對學校有關信息資源的查詢檢索,以此來提高學校教育信息化整體水平,為進一步實施學校信息化建設中其他管理及後續應用軟件系統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數字化校園信息平台建設階段
第一階段:
此階段為數字化校園的基礎平台建設和集成階段,該階段是實現數字校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此階段會形成學校的統一信息標準,以後全校所有的應用系統都要遵循此標準;此階段還要達到全校信息資源整合的目的,學校原有的系統要統一整合到平臺中,教師和學生每個人只擁有一個賬號就能訪問校內所有有權限訪問的系統。具體建設內容如下:
u 形成一整套信息標準和學校標準化管理規範:標準的建設應該嚴格遵循計算機軟件行業的各項國家標準、教育部頒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標準》,同時參考國際上通行的軟件開發標準和規範,使系統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夠與教育部現有和即將推出的符合部頒標準的各種教育管理信息系統軟件配合使用;同時,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求,協助學校建立一套科學、實用、完善的信息化標準體系和規範。
u 建設統一數據庫平台:統一數據庫平台是整個數字校園項目實現信息共享、協同工作的根本。在建設過程中,通過建立全校統一的信息編碼規範、統一規劃全校數據流,保障數據的權威性和唯一性。同時,對於全校有價值的數據基於統一的規範建立曆史信息保存和利用機制,實現對於曆史數據的保存和利用並實現對關鍵數據變更過程的跟蹤和統計以及決策支持。統一數據庫平台的建設將便於學校對全校信息的利用並面向全校師生提供更多主動的服務,並在此基礎上豐富個性化內涵。
u 建成全校統一門戶,實現一次性身份驗証,並在當期建設或後期建設中集成學校的原有系統和新系統,形成學校統一的門戶平台,用戶可根據權限靈活查詢各類資源。
u 建成全校統一用戶管理、身份認証及授權體系:通過該階段的建設,可以為學校提供全校統一的用戶管理平台和授權、認証體系,實現系統的集中認証,充分發揮學校內部網絡管理維護部門的管理職責,規範數字校園用戶的操作行為,強化數字校園用戶合理使用網絡資源的意識。
u 集成學校原有的系統:包括學校已有的應用系統和各類學校網站。
第二階段:
此階段為數字化校園的學生管理軟件建設階段,通過此階段的建設達到全校學生管理實現信息化且全校範圍內形成一套標準的學生數據的目標,此階段需要形成的平台共有5個,分別是數字迎新管理平台、學生工作管理平台、教務綜合管理平台、學生公寓管理平台、數字離校管理平台,通過這一系列平台的建設達到學生從入校到畢業全面管理過程的信息化。另外,在此階段需要建設校園校園卡,並與各應用系統對接,實現“一卡在手,走遍校園”。各應用系統及校園卡應實現的主要功能如下:
數字迎新管理平台:數字迎新管理平台涉及新生入學各個環節,面向學校各部門、全體新生及家長的綜合管理信息平台。必須基於先進的網絡技術和數據共享理念,在參與迎新的各相關部門之間實現數據的高度共享和流動,並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和業務管理範圍,根據不同用戶權限自定義迎新流程;在系統運行過程中將招生數據轉換為新生數據加入學籍數據庫,實現了新生數據與學籍庫數據的無縫連接。
學生工作管理平台:學生工作管理平台是輔助學校學生工作部(處)進行學生工作的得力助手,是以學生基本情況信息為主體、以高時效和高質量服務為準則的信息系統。學生可直接在網上完善個人信息,提交后由院系和校學生處進行審核,審核通過的學籍信息可作為其他應用部門的基礎數據,同時,可與國家學信網進行無縫對接,大大減少出錯几率,提高工作效率。
綜合教務管理平台:教務是學校教學工作的核心。教務管理涵蓋了高校教務業務中的所有功能,包括:學籍、教學計劃、開課計劃、排課、選課、成勣、評教等。適應不同高等學校不同的教學管理體制和教學運行模式。可以兼顧完全學分制、學年學分制、學年制以及多種體制共存的不同管理模式。另外,教務管理系統在數據共享的基礎上,為教務系統各個部門間的交流與協作提供實時、便捷的操作。
學生公寓管理平台:實現新生入學寢室的分配、預約,老生寢室的兌換。面向校內宿舍管理部門、學校所有學生及其所在院系,用於輔助學校宿舍管理部門進行寢室管理工作,並為學校其他部門提供學生住宿的相關數據。系統配合先進的管理思想,極大促進學校各相關部門的協調運作,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幫助學校管理部門建立先進的管理模式。
數字離校管理平台:數字離校涉及畢業生離校各個環節,是面向畢業生和學校各綜合管理部門的應用服務平台。該平台基於網絡平台和數據共享理念,在辦理離校業務的各相關部門之間,實現數據的高度共享和信息流動,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和業務管理範圍。通過流程配置,實現各部門協同辦公,學生可以通過平台查詢離校辦理狀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校園一卡通平台:校園卡的應用範圍覆蓋整個校園,實現“身份識別校園卡”、“校內消費校園卡”、“校務管理校園卡”,通過統一的數據庫平台、統一身份認証平台、統一門戶平台實現與數字化校園建設中的其他MIS系統的數據共享,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校園“E卡通”。“校園卡”系統採用邏輯一體、物理分離的校園卡與銀行卡,銀行卡在銀行各個網點通用,進行電子貨幣結算,做到各個銀行互通。持卡人通過自助圈存、自動圈存等方式實現銀行卡與校園卡實時自助、自動轉賬功能,實現“校園卡”系統金融功能;校園卡實現身份識別、校內消費、校務管理和各類管理信息的查詢等功能。
第三階段:
此階段為數字化校園的教師管理軟件建設階段,通過此階段的建設達到全校教師管理實現信息化且全校範圍內形成一套標準的教師數據的目標,系統實現的主要功能如下:
人事管理平台:人事管理平台是整個數字化校園的關鍵系統之一,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為全校的信息管理系統提供重要的教職員工數據,二是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事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和質量。通過系統透徹地分析學校人事管理業務流程,提煉出若干科學地便捷地人事管理步驟的基本點,以上述若干基本點串聯成一套學校人事管理基本業務流程,包括規範的人事管理、人才引進管理、工資管理等模塊。
科研業勣管理平台:科研管理系統是為了實現學校科研業務的數字化管理,提高科研業務管理人員以及科研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少不必要的重複勞動,加速信息的記錄、查閱以及傳播速度,並且與“數字化校園”中的其它系統相配合,共同實現無冗余的統一的信息管理系統。科研管理工作從學校的長遠發展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科研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學校綜合水平的一項重要標準。
第四階段:
此階段為數字化校園的應用管理軟件建設階段,通過此階段的建設完成學校所有組織部門的應用平台建設,平台實現的主要功能如下:
辦公自動化平台: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教育OA管理信息化建設開始朝標準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對於在原有基礎上加強高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公效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辦公自動化平台旨在為學校建立起一種開放的、網絡化的、高效的辦公與教學新環境,以一套完善的支持群體協作、流程控制、信息查詢及管理功能的應用軟件,為學校內部管理和外部交流提供基本信息的傳遞、處理渠道。
圖書館管理平台:圖書館管理平台是基於Internet環境應用的大型圖書館信息管理系統軟件,按照面向實用、面向網絡、面向標準的基本設計思想,使最終成型的系統充分體現了用戶功能模塊的完整性、界面的良好性、功能參數設置的靈活性等特點,並且具有強大的廣域網環境應用服務功能,在數據庫存貯級、應用檢索級、用戶界面級均實現了各種不同國際、國內標準與協議的應用。可廣氾適用於大、中、小各種類型的圖書館、信息中心、文獻信息服務機構及地區性或行業性文獻信息資源共享中心等的應用需求。
資產管理平台:資產管理系統是以實物管理為特點,以計算機為操作平台,以“快捷”、“精準”和功能全面為優勢的管理類系統。該系統通過先進的條形碼技術對資產實物從購置、領用、清理、盤點、借用歸還、維修到報廢進行全方位準確監管,結合資產分類統計等報表真正實現帳物相符,同時按照國內固定資產折舊的實際情況和慣例,採用平均年限法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教學資源平台:教學資源平台是應用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通信技術、數字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構建的一種新型教學平台,是融合現代教育理念、教學內容和現代信息技術的具有多種功能的開放式的教與學交互系統。平台支持整個課程創建、內容共享、在線測試和作業發布、交流互動、成勣測評和學習效果反饋、課程評估等,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的深度融合。